华交会展位申请:021-5414 3996
距华交会开幕还有天    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分享到: 更多
人工智能玩具安全性遭多国质疑,部分产品已禁售
发表日期:2017年12月20日

各位商家都知道,要想在销售目的国爆单,首先要了解当地法律、准入规则等相关信息。现在注意了,近日大热的人工智能玩具又被点名,遭多国质疑其安全性不足。

凯拉娃娃的遭遇

据外媒日前报道,法国信息与自由全国委员会警告,近年流行与孩子互动的人工智能玩具安全性不足,可能不利儿童的隐私。该委员会此次针对i-Que机器人和凯拉娃娃(Cayla)两款智慧玩具,要求业者加强安全,以免有心人借此搜集孩子和周边环境的个人信息,例如声音、孩子与玩具对话的内容等。

图说:凯拉娃娃

比如,凯拉娃娃能把儿童的口头提问通过互联网把语音信号转换成文字,并在互联网上搜寻答案并“读出”。这样一来,无论小孩对洋娃娃说什么,都可能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录音、发送出去,如果制造商在无线传送方面没有做足防范措施,附近的任何“有心人”都可以截听他们的谈话内容。

法国信息与自由全国委员会经过测试发现,在距离玩具9米远处就可用手机与玩具联机,即使人在建筑物外面,也可听见或录下孩子与玩具的对话,甚至其他在房子里的声音。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前年就有人通过联机玩具获取数百万名父母及儿童的照片、名字等个人信息;在今年还有人通过联机玩具获得儿童的语音记录。这些信息如果被有心人利用,甚至可能危害儿童安全。

除了法国,其他国家也出现了质疑联机玩具安全性的声音。挪威的消费者团体Forbrukerradet在2016年就对上述两款玩具提出过异议,德国的做法更加直接:禁售凯拉娃娃。今年2月,德国相关部门还曾呼吁家长们销毁这款玩具。

此外,德国也全面禁售儿童联机手表,因为这种手表能追踪佩戴者的位置,目前这些禁令已生效。这类产品被下架时,提到的问题也是威胁儿童隐私,称产品可能涉及违法监听私人对话。父母会利用儿童的智能手表来监听课堂上老师的谈话,录音和监听这些私人对话,都是在未经所有录音人员许可的情况下进行的,这违反了德国的相关法律。

不仅在欧洲,这类人工智能玩具在美国也已遭到警告。今年7月,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针对联机玩具示警,和欧洲通报的情况相同,这类玩具容易遭到信息攻击,可能泄露儿童隐私。在美国部分业者因此停止售卖。

研究人员盯上智能玩具

研究人员也正在为禁售这类智能玩具推波助澜。英国媒体报道称,来自Pen Test Partners的研究人员日前发布了一个视频,展示黑客是如何轻易地借助玩具制造商Genesis生产的电子巨嘴鸟玩具播放音频甚至窥视家中情况的。

这一玩具可以与孩子们互动——它会开玩笑、谈感想,以及回答问题。然而,在研究人员的示范中,这个玩具对儿童根本不友好。这段视频里,机器鸟在喜剧节目“不幸的阿尔夫”节目中向满嘴脏话的鹦鹉咆哮着粗口。研究人员说,他们现在正在调查Genesis玩具的安全隐患。

这个电子巨嘴鸟说脏话的搞笑视频不过是蓝牙儿童玩具潜在危险的又一个新例子罢了。研究人员借此对智能儿童玩具再次发出严厉警告,敦促父母放弃家中所有有此风险的玩具。此外,他们还呼吁监管机构和制造商采取措施防止这些漏洞。

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融入科技元素的玩具日益受到世界各地小朋友的喜爱。有数据显示,预计2014年至2018年,全球智能玩具市场年均复合增长将达到35%。目前从跨境电商平台来看,人工智能玩具仍是销售比较火热的一个类目。但相关出口企业需注意,此类玩具已被欧美多国警示其安全性不足,甚至有禁售的例子。

总之,这类热卖品还能坚挺多久,真的不好说。

X关 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