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金砖会议为金砖五国的贸易往来又加了一把油。在全球各国都在想尽办法挖掘中国市场的今天,我国外贸企业也在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纺织服装是“中国制造”在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那么,出口金砖国家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小编搜集了金砖其余四国纺织品进口相关法律和法规,以及产品出口到几个国家所需的认证,以供参考。
巴西
与其他大多数地区的立法原则一样,巴西的立法也是基于产品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巴西具有比欧盟更为详细和严苛的产品特定名称和标签要求,强制性合格评定仅适用于产品名称和标签要求,并形成国家检验,在入关时海关会进行严格管制。
巴西法令Law No. 9933规定,凡是在巴西境内从事产品制造、进口、加工、组装、包装或商品化的个人或法人实体,都必须符合使用的技术法规要求。所有的技术法规都通过合格评定机制来履行实施。
当下,对于进口到巴西的纺织服装、鞋类和皮革产品,对于标识标签要求,巴西国家计量标准化和工业质量研究所(INMETRO)颁布了技术法对进口纺织纤维、成品或半成品产品的标识标签进行强制性要求和监管。
INMETRO是巴西的国家认可机构,负责制定巴西国家标准。巴西的产品标准大部分以IEC和ISO标准为基础,需要把产品出口到巴西的制造商在设计产品时应该参考这两套标准。凡符合巴西标准及其他技术性要求的产品,必须加上强制性的INMETRO标志及经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标志,才能进入巴西市场。
俄罗斯
目前,俄纺织工业70%的原材料依赖进口,除棉布和纯毛布料及一些工业用纺织品外,丝织、人造丝绸、窗帘布等其他日用纺织品主要从中国、东南亚和土耳其进口。
俄罗斯境内的纺织品需满足认证及标准要求,其中,认证程序按照俄标委《纺织品和轻工产品认证规则》决议进行,对俄罗斯境内产品和强制清单中规定的进口产品适用,纺织品进入俄罗斯市场必须取得GOST R认证和生态认证。标准则同样参照GOST系列标准,如GOST R ISO 17702-2016鞋类.鞋帮测试方法.耐水性、GOST R ISO 16373-2-2016纺织品.染料.第2部分.可萃取染料测定常规方法,包括过敏性染料和致癌染料的测定(方法使用吡啶-水)。
此外,俄罗斯贸易部会派人员在商场对国产和进口产品进行随抽,要求纺织品标签的所有资料都必须用俄文书写。进口产品的信息可以粘贴在原产品的商标上或产品包装上。
俄罗斯对于商标本身的质量也规定了一定的技术要求。如标签不能粘到一起或是悬挂、标签应当保持图象留下的光泽状态,以及规定了纸张的保湿状态等。同时,俄罗斯对部分纺织品的标签还提出了美观要求。如缝纫、针织的制品、鞋帽等产品。
印度
印度标准化工作主要由印度标准局(Bureau of Indian Standards, BIS)带头开展,包括产品认证、质量体系认证和测试,而纺织品相关政策的制定、规划、进出口发展和贸易主要由印度纺织部负责。
印度环境保护法案1986(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t, 1986)规定,禁止纺织品中的有害染料的使用,且要求纺织品在进口货物装船前,需要认证申明装载的货物不含偶氮染料,装船前的证书必须从原产地国家认证机构认可的纺织测试实验室获得,证明产品不含禁用染料。同时,印度还限制二手纺织产品进入国内。
南非
南非纺织品标准基本是由制造商、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消费者委员会共同讨论制定出来的,以符合社会和科技需求为目的。其中,大多数标准是为自愿性使用而设计,国家也不施加任何强制性规定要求履行,仅有少部分为强制性标准,南非标准局SABS将这些强制性标准称作“法定强制规范”。
SABS认证广泛应用于化学制品,生物制品,纤维制品和服装,机械制品,安全设备,电工产品,土木和建筑以及汽车产品等领域。近年来,SABS认证已经成为南非政府控制产品进口的重要砝码。
此外,南非对纺织品、服装和鞋类维持着对包装和标签的要求。根据南非贸易和工业部的规定,纺织品、服装和鞋类产品必须标示相关内容且包装符合要求后,方可获准进口和在南非国内市场销售。
可见,金砖国家对纺织品流入市场的监管都有各自的特点,有些侧重产品本身安全性,有些侧重产品标识标签;有些通过认证要求监管,有些直接通过标准进行监管;有些认可国际标准,有些需要依据本国要求来合规。总之,法规、标准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虽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企业都需要减少有害物质使用,保证产品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