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交会展位申请:021-5414 3996
距华交会开幕还有天    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分享到: 更多
美国市场现复苏势头,中国纺织企业莫失良机
发表日期:2017年7月9日

美国经济复苏

  消费支出是美国经济的关键驱动力。今年早些时候,该国经济增速放缓,其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增速仅为1.2%。不过,亚特兰大联储表示,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有助于其密切跟随后续的GDP追踪计划,也将使第二季度的GDP保持3.8%的强劲增长。

  美国有经济学家表示,这一数据肯定了业界关于美国经济在经历一个寒冬之后再次加速增长的观点,并推测在本年度上半年期间,美国经济将稳定保持在2%的增长区间。此外,美国经济统计分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国内个人收入开始出现稳定增长。

  根据BEA的数据统计,自今年3月份,美国国内按季度调整后的家庭消费支出增幅为0.4%,是去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彭博BerenbergCapital Markets提供的数据则显示,不包括食品和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美国非必需品的消费支出也连续七个月出现快速增长。

  除了通胀数据,其他指标显示美国经济复苏正步入正轨。根据标普凯斯-席勒全国房价指数,美国今年3月房价上涨5.8%,为33个月来最大的涨幅,同时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17.9,高于去年10月选举结果揭晓前的100。

  一些经济学家表示,消费者购买力的成长意味着美国市场已经复苏。确实,种种迹象表明,纺织品作为高度自动化且环保的产业正在回归美国,多方面数据也显示二季度美国纺织服装行业前景明朗。

那么,美国纺织行业的复苏,对工贸一体的中国供应商而言,是喜是忧?

撬动美国市场

  尽管在特朗普新政下,中美贸易前景更显得扑朔迷离,政策变化和美国关税正在使美国品牌企业考虑将生产线转移回美国,但有业内人士指出,机会是双向的,中国的企业可以大胆地走出去,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进行。

  近年来,中国工厂不断在设计前端和工艺后端两头延伸,服务能力大大提升。从客户来样下单,到工厂自主研发引导客户,经过多年的沉淀积累,很多中国供应商的工艺创新能力今非昔比。同时,得益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完善的供应链,制造企业在面料、设计趋势等信息搜集方面优势尽显,且大部分外向型制造企业早已建立了专门的贸易团队,针对海外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总体而言,中国的外贸出口企业正通过积极研发设计,提升行业整合和增值服务能力,向出色的供应链管理者转型。

  此外,美国电商格局剧变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今年4月,美国服装战略咨询公司Alvanon总裁爱德华·格里宾曾在上海表示,过去三年,美国商场的人流量下降了57%,而亚马逊则可能在今年6月之前成为美国第一大服装零售商。

行业结构性的颠覆,迫使每个美国品牌都在思考,要么加入亚马逊,要么被亚马逊清除出局。数字化和电商是零售业变革最首要的机会,一度站在幕后的中国工厂,如今正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和电商实力走进美国商业世界。

  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两年前,该公司闯进亚马逊平台,直接面向美国消费者运营和销售自主家纺品牌,销售额年年增长。“美国消费者对真丝产品并不陌生,比如,真丝枕套等售价在20美金左右的产品受众广泛,而针对35岁以上高消费人群的真丝套件则比蚕丝被更受欢迎。”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把握中美消费习惯的差异,中国卖家还需适应亚马逊高度严苛的运营监管。

  正是这种严苛,让进驻的品牌商家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亚马逊是中国工厂很好的发展平台,美国本土卖家大部分没有工厂,对供应链把控能力较差,这些却恰恰是中国供应商的王牌优势。不少中国纺织企业看好美国市场,认为随着美国本土消费者消费变革以及行业对电商的重视,市场空间会进一步释放。

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两个市场的零售业都在消费升级与电商变革的潮水中,各自寻求出路。有观点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美国对本土企业的保护反而会加速消费提升。比如,一份调查报告曾显示,在国际奢侈品牌的面料使用情况中,丝绸的用量远远大于化纤,这就为中国的丝绸企业提供了机会。  

  当前,科技、创新、消费者乃至全球政治,都在改变着整个行业思考的方式。面对欧美市场,中国与东盟国家尤其是越南的竞争依然激烈。踏着消费升级及电商变革的时代节奏,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正试图利用供应链快速反应与品牌文化力两种优势,再次撬动美国市场。

X关 闭
微信二维码